刚刚过去的“牛年”,是我的本命年。匆匆忙忙逝去,但自我感觉良好。虽然年届84周岁,但认真读书,不减往年。值得一提的,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读书多,不寂寞
去年,先后读过,并做了笔记的书有十余本:
1,《郁达夫传》
2,《长河同泳》
3,《陈明回忆录》
4,李鸣泉《岁月留痕》
5,《红镜头》
6,《女皇武则天》
7,《茅盾传》
8,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9,《沧桑岁月》
10,《斯大林年谱》
11,《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
12,王铁成《我演周恩来》
13,《萧乾回忆录》
14,范仁德《岁月影踪》
15,黄苗子《画坛师友录》
16,李世化《静心》
17,《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读书好处多多。
好的书籍是朋友,读书如同交友。
读书多,不寂寞!
寂寞,是想亲近人而无人可近。
无聊,是想做事而无事可做!
读书,开卷有益,从不寂寞。
二,读书,百感交集
去年,我读到第4本书:画家李鸣泉的《岁月留痕》时,使我深深陷入自己一生经历的回顾中。并萌生了也以诗文配画,编写一本回忆录,展现难忘的岁月。于是乎,四月初着手,历时三个月,完成新书初稿。八月初,提交至出版社,编审设计版面,九月底修改大样,至年底前,印成《岁月留痕》,献给亲朋好友,让岁月的脚步响起回声,做个纪念。
三,心若年轻,岁月不老
退休后,多年来我就是通过随时盘点:一生积攒起来的好事、趣事、幸福事,帮助我把痛苦和遗憾等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的。从而享受久违的亲情,友情和生活爱好,好的心情就随之而来。其实,晚年最稳定的幸福就是“心态平和”。养老最简单的快乐,就是学会“知足”。
想要养出好心情,不光是吃好,穿好,更要精神生活丰富多彩!可谓,心若年轻,岁月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