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今年多大年龄(85岁老院士冒雨骑车“开溜”的视频火了)_重复

近日,一条“学生下雨天追着给院士送伞”的视频火了。这条视频发生在去年4月,视频里的老院士就是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当晚课后下起了雨,学生们追着给他送伞,可85岁的汪品先却说“雨不大”,骑着车赶回

84年今年多大年龄(85岁老院士冒雨骑车“开溜”的视频火了)_重复

  近日,一条“学生下雨天追着给院士送伞”的视频火了。这条视频发生在去年4月,视频里的老院士就是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当晚课后下起了雨,学生们追着给他送伞,可85岁的汪品先却说“雨不大”,骑着车赶回办公室继续工作。这一幕“你追我溜”的可爱画面,受到无数网友点赞、热议。85岁老院士变身“科普老顽童”耄耋之年的汪品先,从2020年年底入驻新媒体视频平台,开始科普海洋知识,成为了一名“网红院士”。“世界上最大的山脉和滑坡居然在海洋里?”“百慕大三角到底有什么秘密?”“万物生长靠太阳,海底生物靠什么生存?”……这些生动宣讲、传播深海知识的短视频发布后,引发大批网友追捧、转发,弹幕中网友也齐齐刷出“爷爷好!”“院士好!”“老师好!”。网友的热切回应让汪品先很高兴。他说:“上世纪80年代做一个科学报告,后面要加映一场电影,人家才肯来听;现在有这么多人对科学感兴趣,真的是高兴还来不及!”在每一个视频末尾,汪品先都会加一句:“如果你喜欢我的视频,就请记得关注,并且一键三连。我们下次视频再见!”这些词汇原本是他的“知识盲区”,他说起来有一些磕绊,但他乐此不疲,“只要是能促进大众化科普的事,我都做。”9月4日汪品先在制作报告会的PPT图片来源:新京报记者冯雨昕摄他表示:“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开发前景,我们中国的文化当中,应该加强海洋文化,希望大家一道来关心海洋、学习海洋、探索海洋。”从《十万个为什么》到科普短视频,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引人入胜,是人们对于汪品先科普作品的共同感受。汪品先认为,做科普不仅是为了社会,也是为了科学家本人。他说:“科学是有趣的。社会上对科学有一种误会,认为科学很枯燥、很呆板,这需要科学家自己来消除误会。”“单车院士”与时间“赛跑”在同济大学的校园里,“单车院士”的身影时常出现。对于85岁仍然坚持骑车去学校,他的解释是:“骑着它从家到办公室可以比走路节省十分钟呢。”争分夺秒,是汪品先院士的日常。他说:“我的生命是倒计时的,别的都可以慷慨,钱也可以慷慨,时间我不能慷慨。”2020年,汪品先院士生了一场大病,入院治疗37天后,在人生的第84个年头,他第一次开始尝试午睡。同济大学给了他一间办公室,他就地取材,午睡就蜷在里间的沙发上。他在和时间赛跑。生病前,他的作息是早八点半进办公室,晚十点半离开。病愈后,老伴让他休整,他就改到了早七点半进办公室,晚九点半离开,“早睡早起。”但算起来,一天内还是工作14小时。每年的除夕夜,他早早结束工作陪老伴看春晚,年初一至初三则给自己放三天假,挑一座历史名城去旅行。其余时间,他参加工作后的六十年间是一致的,几乎无休。2018年5月21日,汪品先院士走进“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建松摄办公室就是他的“战场”,在这里,他完成了自己的85岁计划,正在开启自己的90岁计划。我热爱海洋,也热爱你“我们学院给她安排了一间办公室,她不要,她跑过来把我这会议室占了。”汪品先口中的“她”,是他的夫人孙湘君,一位古生物学家。她放弃了学院给她的一间单独的办公室,选择将汪品先办公室内的一间会议室“占为己有”。两位老人朝夕相伴、心心相印,就好像60多年前,他们一起在莫斯科大学留学时那样。当年,他是班长,她是党支部书记。回国结婚以后,他们为了各自事业,曾在京沪两地分居长达30多年。直到2000年孙湘君退休以后,才得以来沪团聚、相依相伴。汪品先对科学事业的追求与热爱,孙湘君深深理解。为了这种理解,她一退休就从北京来到上海,和他一起探索海洋与地球科学奥秘,并受聘为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他们曾合作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一起携手攀登科学高峰。每年的除夕夜,孙湘君最开心的事,是老伴陪她一起看春晚。“一年365天,他364天晚上都是在工作,只有这一天晚上,肯花时间陪我看看电视,我怎能不高兴啊!”孙湘君说。直至今日,汪品先依然像一位勤勉刻苦的学生,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孙湘君也依然像他的同班同学,每天陪伴他工作、倾听他的想法、提出她的建议,并规定他每天晚上只能工作到十点半,必须回家。汪品先和夫人孙湘君,从相识相知到相伴,从青丝到白发,两人格外珍惜朝朝暮暮的时光。“我热爱海洋,也热爱你。”85岁汪品先院士的浪漫令人动容。捐赠200万元人民币设立奖学金2021年9月15日,汪品先夫妇共同捐赠多年积蓄200万元人民币,设立“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推动多学科交叉培养海洋人才,而他只提出一个要求“不以我们个人命名”,网友为“大先生”的育人情怀和崇高风范动容。汪品先院士和孙湘君教授在生活上一直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但在捐资育人和回馈国家上,他们慷慨大方。这已不是汪品先夫妇第一次进行捐赠了。1998年汪品先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时,就将奖金全数捐出设立“海洋地质学奖学金”,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海洋学科研究人才。谈到为什么捐款,孙湘君说,“在读大学的时候,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一直想为国家多作一点贡献,希望在青年学子的求知路上,为他们‘加点油’,促进学生更快成长,推动海洋学科、海洋事业获得更大发展。”“设立这个海洋奖学金,也是向更多学科专业领域的学生发出了召唤,希望有更多青年学生加入到国家海洋事业的队伍中来。”汪品先特别指出,海洋属于跨学科领域,需要多学科协同,非海洋学科的学生在这一领域也可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大有作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按花掉多少,而是按给出多少评价的。我剩下的这些年,想再踩出一个脚印。”汪品先院士说。致力科普、风趣幽默是汪品先;单车出行、朴素节约是汪品先;挑战深海、勇探大洋是汪品先;但行前路、赤诚求知是汪品先。汪品先院士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时刻感染着我们。向汪老致敬!来源:共青团中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详情参阅本站的“免责声明”栏目。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详情参阅本站“版权声明”及“举报投诉”栏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