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解梅花易数之八法(欲向锋前陈锦绣)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用雕塑复原宋代书坊工作场景资料图片中华文明的延续离不开书籍在古代刊刻书籍离不开刻书工刻书工在历史上存在了上千年是传承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因为刻书工在当时社会地位低微技艺常常被轻视一度被称

独解梅花易数之八法(欲向锋前陈锦绣)

欲向锋前陈锦绣,先从纸上灿珠玑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用雕塑复原宋代书坊工作场景资料图片

中华文明的延续离不开书籍在古代刊刻书籍离不开刻书工刻书工在历史上存在了上千年是传承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因为刻书工在当时社会地位低微技艺常常被轻视一度被称为雕虫小技在文献上留下姓名的刻书工不多记载他们生平事迹的文献更少现在能看到的有关刻书工题材的诗更是少之又少弥足珍贵

办笔如椽补龙衮的宋代蔡生

刻书工在历史上有不同称谓如刊字工镌字工等宋代诗人方岳秋崖集卷十四有题刊字蔡生一诗诗题中的刊字蔡生即姓蔡的刻书工其诗如下六经四十三万字古未版行天所秘鲁才得见易春秋书到汉时犹默记不知何年有尔曹误我百世惟寸刀日传万纸未渠已宇宙迫窄声嘈嘈一第竟为吾子慁办笔如椽补龙衮生毋谓我不读书待捡麻沙见成本

诗的前两联主要说早期六经是没有经过版印的那时自然也没有刻书工学者们教学尚书一度采用口授默记的方式诗的中间两联记录了宋代版印书籍的盛况以及刻书时的嘈杂场面不知何年有尔曹误我百世惟寸刀指作者对刻书工和刻刀出现之晚的遗憾间接恭维了刻书工对文脉传承的重要性诗的后两联将诗人对蔡生的赞美推向高潮一第竟为吾子慁这句化用了一第慁子的典故新唐书元结传中的故事元结参加进士科考试礼部侍郎杨浚见其文曰一第慁子耳有司得子是赖杨浚赞叹元结的文才认为中进士对他来说也是辱没将来官府要依赖元结后来人们多用一第慁子来称赞人才华出众不过用它来称赞刻书工可谓罕见后一句就更厉害了认为蔡生是记录大事的大手笔堪当相位诗人认为蔡生的才具已经完全超出刻书工乃至一般文人有经邦济世的宰相之才诗经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汉毛氏传有衮冕者君之上服也仲山甫补之善补过也后补龙衮特指相位如龙衮期重补梅羹伫再和令狐楚将赴洛下旅次汉南献上相公二十兄言怀八韵

平生好读许慎说文的元代贾仲器

元代诗人王恽秋涧集卷二十三收录了赠中山贾仲器一诗诗有小序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刻书工贾仲器的生平事迹小序如下

刻书工贾仲器中山永平人讳德玉为人诚信多巧思平生好读许慎说文解识字意故刊书之际多所助益众工让能推为方今第一手近赵人珠嘉氏亦称善碑刻者胶书纸于石立镌全文略不失真未审与仲器所刻气韵为何如也贾今年近七旬技精不少衰白发苍颜两目鹄视似耻与凡禽为伍耳来求诗书此为赠

在小序中我们能知晓这位元代刻书工的籍贯名讳外貌品格精神特质以及高超的刻书技艺通过为人诚信多巧思众工让能推为方今第一手可以看出贾仲器是一位德艺俱佳的工匠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平生好读许慎说文解识字意故刊书之际多所助益这正是贾仲器身上了不起的地方他不以刻书为简单的谋生手段而是深入钻研刻书技艺经常阅读专业书籍以助力刻书这是何其可贵的工匠精神

诗人王恽赠中山贾仲器诗内容如下翠琰梁停有异观贾生昆削近乌兰须知成己填书艺信是春坊刻玉官千字诔精山鬼泣一镫思苦夜台寒惜君不致山阴禊八法从渠入木看在诗中王恽盛赞贾仲器的技艺在诗人笔下贾仲器的大手笔是异观其作品足以让山鬼泣诗人还为贾仲器没有生活在王羲之那个年代而深感遗憾要不然以其精湛的刻书水平有资格参加当年兰亭的盛会并与王羲之探讨运笔方法

一字功成一泪消的清代寒松操禅师

佛经是出版史上重要的出版物类型之一曾参与清代佛经刊刻的寒松操禅师是清初有名的诗僧明嘉兴大藏经之寒松操禅师语录卷二十收录有寒松操禅师的数百首诗歌从文学角度来看佳作颇多其中编百老和尚全录有感嘱托楞严经主事较为生动地记录了作者参与佛经刊刻的经历和感悟

编百老和尚全录有感共有三首诗前两首与刻书关联较大其一遵选遗编刻不停浑忘寒暑逼微形裁成一字分今古写就千章冠丙丁在诗中寒松操禅师将自己选文刻书忙碌不停的情景生动地描摹了出来特别是浑忘寒暑逼微形形象地展现了刻书人无论严寒酷暑精心雕琢每一个微小汉字的工匠精神在后两句中作者刻书的投入刻完每一个字的成就感充溢于文字之间其二深怀剞劂遇人稀谁是同知慧命微欲向锋前陈锦绣先从纸上灿珠玑此诗首句中的剞劂是刻书用的刀具深怀剞劂遇人稀写出了刻书人的寂寞后两句道出了刻书的流程和刻书人的骄傲即使是珠玑锦绣般的文字也要先书写到纸上再将纸上的文字贴印到雕版上最后经由刻书工的刀锋来雕琢

再看嘱托楞严经主事镌书不问岁时遥一字功成一泪消雨后风前收拾好莫教零落委尘嚣这首诗还是与刻书工有关在诗中寒松操禅师对负责刊刻楞严经的主事进行了长者般的叮嘱刻书不易周期漫长刻版上的每个字都可能浸有刻书人辛劳的泪水一定要在风前雨后把刻书场地照顾好作者对刻书事业倾注的热情参与刻书时间之长当时刊刻佛经的规模之大在这首诗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墨汁沾翠黛的清代马家妇

清代学者黄之隽在詹言卷十九记载了诗人许鹤沙赠诗给松郡今上海松江一位女刻书工的故事原文如下

吾松马家妇善刻字尝梓许观察鹤沙诗集许赠诗曰五月行吟寄瀼西漫劳红女为灾梨诗逢爨媪能诠解句出歌鬟定品题墨汁有时沾翠黛银钩终日费柔荑诸君可有香奁咏消受闺中学印泥

刻书女工马家妇曾为许鹤沙许观察中的观察为当时对官员的雅称刊刻诗集故而许赠诗与之诗人自称诗歌刻印是灾梨谦词指刻印无用的书灾及作书版的梨木爨媪解诗让人想到了白居易的诗歌老妪能解的故事至于女工劳作时墨汁有时沾到了翠黛眉毛上柔荑柔嫩的手时不时捋顺一下银钩饰物这样的细节抓住了女性刻书工工作时的特点以女工助文事亦佳话这是黄之隽在詹言中对这个故事的一句话总结可谓简明扼要

就日毫厘辨的清代佚名镌字工

清代学者金德瑛对版印书籍较为关注他的桧门诗存卷四有镌字工印纸工两首并列的诗

其镌字工诗云岂故灾梨枣丁丁响应廊瓜分惟断简瓦合自成章就日毫厘辨分阴剞劂忙吴刚疑可匹身亦桂宫旁印纸工则有相看汁染衣等句诗人虽然没有交代刻书工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地等细节但镌字工诗中展现出来剞劂的忙碌劳作的丁丁声就日毫厘辨的匠心营造分明就是那个时代刻书工群体日常工作的缩影他们忙而不乱用心专注的刻书生活以及高超的刻书技艺让诗人觉得吴刚也会艳羡吴刚疑可匹身亦桂宫旁应是对刻书工最好的礼赞

刻书工是诗中的稀客无论是作为一种曾经的职业还是作为个体的刻书人都不应该被人们淡忘

作者王佳伟单位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详情参阅本站的“免责声明”栏目。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 梅花易数方法(此文与你有缘)

    邵雍字尧夫主要活动于北宋仁宗到神宗统治时期一生不做官但是名气却极大死后被追赠谥号康节所以有后世人称之为康节先生历史上的邵雍精研儒学与当时著名文臣富弼b韩琦司马光...

    梅花易数 2023-01-09 10

  • 梅花易数算复合准吗(神奇的梅花易数)

    梅花易数相传是北宋时期著名易学大师邵雍所创邵雍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共城今河南宓县人自幼聪明好学慷慨有志后来成为了当时著名的易学家哲学家他所创立的梅花易术在占卜预测中...

    梅花易数 2023-01-09 1

  • 梅花易数故宫珍藏版(梅花易数有多少卦象)

    以年月日时起卦进行占卜的方式是梅花易数中的一种占卜方式那么以这种方式起卦计算共有多少卦呢下面小编来分析一下首先我们要了解梅花易数占卜用卦的方法梅花易数无论是时间...

    梅花易数 2023-01-09 5

  • 梅花易数变卦(梅花易数占断诀浅谈)

    梅花卦从心念起体用卜断最简易梅花易数占断诀浅谈易园三分地易有三易简易不易变易简易即简单也复杂根据实践我总结了四句话也可称之为梅花易数占断总诀一梅花易数占断总诀梅...

    梅花易数 2023-01-09 29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详情参阅本站“版权声明”及“举报投诉”栏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