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圆圆,沉寂 8 年,带着她的复出之作
《完美伴侣》
来了。
实力派演员张鲁一,霸总“舅舅”王耀庆给她做男配,胡歌甚至都来给她客串“保安”……
据某平台不完全统计,作为一部婚姻家庭剧,上线没几天竟收获了
42% 的男性观众
???
真·国民女神没跑了!
01
上一次看高圆圆的剧,还是《我们结婚吧》里如沐春风的黄金剩女。如今结婚生娃,已经 43 岁的她,在新剧里完全变了个人。
她是凭一己之力让老公、女儿住上大平层的进步中产。家里有 30 平的儿童房,俯瞰上海夜景的大落地窗:
还是业务能力超强,年年拿最佳的金牌律师。穿着利落的西装,走路带风,微笑在自信和蔑视里来回切换:
这样敢当面怼老板,敢挂客户电话的硬核职场精英,前脚跟老板正面开火,后脚老板拎着水果登门道歉,求她出马:
等等,这年头不是早就不流行这种“不接地气”的设定了吗?
别急,正如妈妈们所知道的,
每一个光鲜亮丽的中年妇女,都会有狼狈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40 岁的陈珊,表面自信洒脱,背后却是岌岌可危的职场瓶颈。
想升公司的高级合伙人,老板却选择把机会让给单身、有更多时间贡献给工作的年轻同事。他说,陈珊有很明显的“短板”。
而这个所谓的“短板”,竟然是她的家庭
。
是的,她是职场女性的同时,还是一个妻子,一个妈妈。
家庭稳定和谐、女儿乖巧可爱、老公还是贤内助,这些美好加起来,对于职场上的陈珊来说,却成为
“桎梏”
。
早上想意气风发地出门,被女儿拉住,可怜巴巴地说“妈妈,你都好久没跟我说晚安了”。
终于答应女儿,要在生日这天回家吃饭,却得知竞争对手正赶去给客户接机,临时改变车道飞驰去了机场:
车子开到一半,听到女儿在电话里说,班上 6 个孩子食物中毒,自己也很不舒服,半路又改道去急诊室看孩子:
确认女儿没事,载着老公孩子又直奔机场,争分夺秒地想赶去先跟客户接洽,慌乱间,追尾了……
02
陈珊一个转向和急刹,车失控了……这是全片矛盾冲突的开始。
而这一幕,也仿佛让左手工作右手家庭的职场妈妈们,看到了时常
身处“脱轨边缘”的自己
。
我们曾经收到过许多来自
职场妈妈
们的倾诉:
DD 姐
老公常年在外地,有一阵子老人有急事帮不上忙,她工作也脱不开手,临时找了个阿姨帮忙。半个月之后,老师发信息来说,女儿脾气变得暴躁,还动手打人,最终把她请去了学校。
从学校出来,她满心的委屈和压力没处说,自己去了海底捞呆坐着。服务员给她拿来只娃娃放在对面。她看着看着,才意识到,
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跟女儿好好吃顿饭了
。
Molly 妈
一直不信所谓职场危机,总觉得只要够努力够敬业就行。
今年暑假,孩子感染了 EB 病毒高烧不退,晚上睡不好,白天跑医院。想早上去公司先处理部分工作,却被病恹恹的娃抱着大哭不让走。
就这样断断续续请了半个月假,孩子总算痊愈了,老板却委婉地说“这个月咱们按工作量算工资吧”。那一刻她知道,
好妈妈跟“完美职员”,注定无法兼得
。
很无奈,一个妈妈的顾家和尽责,却是职场评判体系里的“短板”;一个努力兼顾职场和家庭的女人,却成了陈珊老板口中“永远不会装满的桶”。
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但剧里的陈珊偏偏不信这个邪,
她试图去平衡
。
她拼命争取晋升,一半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一半为了大平层的房贷和私立学校学费;
她一边开往机场接客户,但还是不放心急诊室的女儿;
她鼻梁骨被撞断,看到迎面走来的竟然就是自己要接的客户,挂了 120 的电话,就上前递去一叠方案……
审时度势、分秒必争、面面俱到……完全把自己抛在脑后。
但最后换来的,是站在一边的丈夫却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她:
“陈珊,我觉得我不认识你了,也许我们该重新考虑我们的婚姻”。
陈珊跟她的丈夫,从 20 多岁就认识,他是世界上最懂她的人。
却也在这个时候无法理解她的选择——说出“你好像一个陌生人,就是一台不停工作的机器,毫无人性可言”这样的话。
一心想要平衡,却一不小心即将全面脱轨——
这是 40 岁的陈珊即将展开的故事,也是千万中年职场女性的故事。
03
剧中的另外一对夫妻也很现实:王耀庆饰演的工作狂高管丈夫林庆昆,和满腹委屈和怨言的全职主妇吴敏。
他们的是通俗意义上的男主外女主内,不用说,自然也面临着种种的冲突和矛盾。
有意思的是同样有事业心,陈珊跟林庆昆的处境却完全不同。
在林庆昆的价值体系里,
一个男人完全投身于工作,是非常理所当然的事
。
儿子食物中毒,妻子打了 100 条语音,他得知后,下了飞机还是选择先去开会。
尽管已经知道客户是让儿子中毒的品牌,他还能不动声色照常推进。
他义正言辞地跟陈珊说:“儿子中毒住院,你觉得我不生气我不愤怒吗?别的父亲在医院陪他们的小孩,我却一分钟都给不了他……但我现在依然站在这里……”
之后,他又指着鼻子骂陈珊:“麻烦拿出你的职业精神”。
这句话的姿态,明摆着是
“为工作牺牲了家庭,这是我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
就像陈珊说的那样:“林庆昆一定没有被别人问过,怎么平衡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我却一直要被别人,被自己这么问”。
导演说,正是想用这样的对照,去展现一些社会现实。
想起 DD 姐说起自己故事里的另外一个插曲——
有次她老公试着跟老板讲了夫妻分居,老婆一个人带娃的困境。还没等他提需求,老板就声情并茂讲起自己把飞行员老婆劝回家当全职主妇的故事。
他的原话是:“当年飞行员赚的比我多,但是两个人都忙成狗,家还要不要?总要有个人牺牲”。
显然人们默认,那个应当牺牲的人,是妈妈。
而一个职场妈妈,仅仅是没有在生日这天陪孩子吃饭,就已经背上了“不是一个好妈妈”的包袱。
她是陈珊、是 DD 姐、是 Molly 妈,也是都市里任何一个脚步匆忙的中年女人。
04
可以说终于有一部剧,把中年职场女性的困境立体地、大大方方地展示出来。
这种社会环境对中年女性的双标,也该有些改变了。
有意思的是,
高圆圆本人其实也在经历这种困境
。
从结婚开始,到怀孕生子,她已经多年阔别荧幕。每次出现在公开场合,就是被媒体拿着放大镜研究“女神是不是老了”“家庭婚姻是不是幸福”……
而这一次复出,她也做了
很久的心理斗争
。
多年不拍戏的生涩感,生育后围绕孩子的困顿感,让她不确定还能不能适应身份的调转。
幸运的是,为了帮助她重新回到荧屏,丈夫赵又廷放下工作,陪她在剧组呆了好几个月。
这个画面,就像是剧的场外延伸,也是一种希望:
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中年职场女性所需要的理解和肯定,正在慢慢成为现实。
多希望能够自信的切换妈妈和职场两个身份的不止高圆圆,也包括剧中的陈珊,更包括你我——每一个平凡却勇敢的妈妈。
(你们看这部剧了吗?有没有
“平衡工作和家庭”
的故事想分享,留言区一起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