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两9钱女命有多大福气(35款充电线评测)_重复

电量随时告急的手机、越来越贵的共享充电宝……我们当下生活离不开手机的同时,也越来越离不开充电线。继去年发布的12款充电器评测后,35款充电线评测今年也安排上了!(给不给力?)1~20号苹果充电线;20~3

2两9钱女命有多大福气(35款充电线评测)_重复

  电量随时告急的手机、越来越贵的共享充电宝……我们当下生活离不开手机的同时,也越来越离不开充电线。继去年发布的12款充电器评测后,35款充电线评测今年也安排上了!(给不给力?)1~20号苹果充电线;20~35号安卓充电线为了这次评测,电气工程师小哥哥瞒着魏老爸又买了一台新设备,耗资6500块大洋(嘘,保密!)使用苹果手机的朋友请关注序号1~20安卓手机请看序号21~35。全文较长,专业词汇较多,等不及的朋友这里直接查看评测结果↓↓↓如果你已做好心理准备,那就跟随我们的评测,一同来看看每天都在用的充电线,究竟“有多不一样”吧!一、充电速度测试从样品全家福可以看出来,充电线的价格可谓是“天差地别”,便宜的1块几,贵的就要上百块。都是充电线,买回来也都能充电,便宜的和贵的究竟差在哪里呢?我们首先对35款充电线进行了最重要的充电速度测试。苹果充电线选用了iPhone12+原装20W充电器;安卓则是华为mate30pro手机,分别用了华为原装65W充电器及苹果20W充电器。在手机电量为15%时,分别测试了每款充电线充电时的电压、电流、功率,结果如下:01苹果充电线推荐02安卓充电线推荐否则要么不能共用,要么不能充电,要么不能快充……作为消费者来说,真的心累。什么时候能统一起来啊!!!二、耐用弯折测试最近的不解之谜:我的充电线,为什么特别容易坏!!!我们也在公司群发起了投票:通过投票结果来看,充电线常见的“两大死因”分别是:外观破损无法充电。前者比较容易理解,也很常见,基本与线材材质表皮厚度有关。但后者……就必须要靠实测了。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了一项非常费充电线的实验:将35根充电线请上了线材弯折机,在50cm处挂上一颗500g的砝码,模拟拔线的力度;设置两边摇摆,单边摆动90°,模拟日常使用时的弯折情况。耗资6500块的新设备记录每根充电线在弯折多少次之后出现外观破损、多少次后无法充电,并选出“抗造强者”——在6万次弯折后,仍然可以充电的选手分别是:2号、5号、6号、9号、28号和33号。充电线经常坏的朋友,可冲!三、样品拆机测试在上一轮的投票和弯折测试中,都有出现:表面完好无损,但就是无法充电了的现象。为了不让大家的充电线死得不明不白,我们接下来又双叒叕进行了一项费充电线的实验——电气工程师把充电线都拆了!充电线从外观来看,由线材接头两部分组成。将35款样品一一拆开后,可以发现苹果充电线中的1、2、3、4、5、6、7、8、9、11、13号样品,安卓充电线中的21、22、24、26、27、28、29、33号样品整体结构较好。01线材结构好、堆料足的样品,线材均采用了“镀锡铜芯+地线+铝箔+金属编织网+外皮”这样的结构。不仅有金属抗拉层,也有铝箔屏蔽网,内部线材还增加了凯夫拉线和金属抗拉线,因此在弯折的测试中得以表现出色。而像17、18、19、34号样品,拆开外皮后,只有4根线,有些还很细,因此也无法做到快充,弯折测试中坏得也很快。02接头通常来说,充电线接头部分由塑料壳内部钢套PCB板接头组成。将弯折测试中,表现好的充电线接头塑料壳拆开,发现其内部使用的是金属钢套进行封装保护,钢套和公头电焊连接,侧面使用卡扣封装,内部注塑填充。而那种几块钱的充电线接头拆开后可以看到,线材直接与PCB板焊接,外面也没有封胶和钢套。经过一段时间的弯折后,焊接处就容易断裂。毕竟……很多人都是这样拔充电线的——为了延长充电线的使用寿命,我们更建议大家捏住这个“小手柄”拔下来。四、芯片测试大家知道品牌充电线贵在哪里吗?拆掉接头部分的钢套,就能看到PCB板上这颗小小的芯片了。通常来说,芯片用来控制充电电压和电流。不过它更重要的功能就是和手机的充电板芯片对暗号对接成功后才可以进行快充(前提是你拥有一个支持快充的充电器)。苹果充电线会用MFi芯片安卓会用E-Marker芯片,我们也来顺便测一测这些充电线芯片究竟是李逵还是李鬼:根据测试结果来看,原装和品牌充电线的芯片基本没问题,果然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充电线作为“电子设备”,最优解肯定是原厂原配件。但通常我们在选购时也会受到“种种阻碍”,如:价格、材质、长度等等。因此,除品牌充电线外,如果你还想拥有更多选择,可以参考以下推荐:最后的最后,我们也由衷地希望品牌方在追求环保等“社会责任”时,也能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大声说:真的好想要一根经久耐用的充电线啊!!关于充电线,你还有什么想吐槽的?留言区聊聊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详情参阅本站的“免责声明”栏目。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详情参阅本站“版权声明”及“举报投诉”栏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