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入门的十个基本知识点(学易经的入门要诀)_重复

《易经》以其博大精深,令人神往;又因其深奥难懂,让人望而却步。但凡事皆有诀窍,比如《心经》,即为学佛之要诀。学易亦如是。《易经》全文主旨,是在于叫人明白阴阳之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也。学易者,首先要明白“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这段名言的

易经入门的十个基本知识点(学易经的入门要诀)_重复

  《易经》以其博大精深,令人神往;又因其深奥难懂,让人望而却步。但凡事皆有诀窍,比如《心经》,即为学佛之要诀。学易亦如是。《易经》全文主旨,是在于叫人明白阴阳之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也。学易者,首先要明白“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这段名言的真正含义。所谓“形”,即是现象,是我们所能观察、意识到的具体事物。换做另一种说法,形即是“相”。形而上者,即是一切现象所得以产生的根源,这个根源就是道。从另一种角度看,道即是“体”。形而下者,即是由某种现象所衍生的更为具体的器物,简称为器。这个器,换一个角度来说,即是“用”。一切万有(包括物质与精神),均具备“体、相、用”三种关系。犹如一个金杯,其体是金,其相是杯,其用是盛物、观赏、交换等。《易经》是古人“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用以掌握宇宙、人生规律的一种方式方法。所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即是此意。一般人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往往只取其用,由是有种种器物之发明应用。如鲁班见草叶而发明锯子之类,皆是形而下之用。人生在世,不离男女饮食之事。为求生存,而效法于天地,发明种种器物,本身原无可厚非。但只求生存之欲望,实非人生之根本目的。所以人在活着之时,更须努力探索生存之终极目标和意义。人与宇宙从何处来,又归于何处?是人生需要思索的最高哲学问题。从《易经》来说,一切皆变,唯变不变。意思即是说人和宇宙都是从变化而来,又因变化而去。唯有此变化之规律,永恒不变。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道”。这个道,儒家认为是天命,道家认为是常道,佛家认为是佛性(真如)。《易经》则认为,道即是阴阳之变化,所谓“万物皆负阴而抱阳”是也。阴极则阳,阳极则阴。世上本无纯阴纯阳之物。《易经》上所画之卦象,以及所设之卦辞、爻辞等,皆是“相”。其“体”(根源)则是阴阳之道,其“用”(指导意义)则变化万千,决不可拘泥于文字也。所谓“善易者不卜”,即是指精通易道者,深明一切皆变之理。既然一切皆变,又岂会拘泥于卜算所得?真正圣者,唯明易之义理,不会取其卜算之用也。做一切学问,皆须掌握一要诀,以起提纲掣领之作用,达事半功倍之效果。如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是也。比如禅宗之六祖慧能,本无文化,亦未讨论经疏,但闻一句经文而得开悟。此“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即是六祖成道之核心要诀也。对于六祖来说,其所教之开悟之法,仅在于“一切无有真,应生无所住心”而已。即是“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即可顿悟成佛。因此,要想入门并学好《易经》,亦必须牢牢掌握易理中道、形、器的“体、相、用”关系。如此,则可易道一以贯之,能够一门深入、势如破竹也。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详情参阅本站的“免责声明”栏目。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 中国易经学会(你所不知道的易经的科学)

    易经是研究什么的现代人对它的定义是什么呢其实无论是什么都是很局面性的亦或者说看到的都是狭隘的一面无论把易经看作是占筮卜卦之作还是哲学著作都不能真实地表达其高度的...

    易经 2023-02-02 8

  • 周易连山归藏(易经中失传的)_重复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连山后亦称连山易古多只称连山其名初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卜连山传统认...

    易经 2023-02-02 11

  • 易经未来20年国运是什么年(易经真的能预测未来吗)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提到推背图里有谶语预测到了美国会称霸世界一段时间但几十年内必将被中国超越文章后面网友评论分成两派一派认为推背图是中国古人的智慧比西方科技要厉...

    易经 2023-02-02 9

  • 中国周易新闻网(周易智慧对我们的启示)

    中国哲学智慧与西方比不太一样有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来自周易后人则对周易内容进行了各个方面的发挥我与朱伯昆共同创办了国际易学联合会多年前我曾经与他讨论周易的智慧...

    易经 2023-02-02 12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详情参阅本站“版权声明”及“举报投诉”栏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