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是什么日子可以结婚吗(榆林市定边县汉民风俗)

定边汉民风俗,皆从周礼沿袭而来,崇儒尚道,随社会进化演变,去繁从简,推陈出新,应时代而小有变化。一婚姻嫁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新中国建国前,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礼制;建国后逐步形成“男女自愿、婚姻自由”的新婚俗。(一)定亲旧时,由

四月初八是什么日子可以结婚吗(榆林市定边县汉民风俗)

定边汉民风俗,皆从周礼沿袭而来,崇儒尚道,随社会进化演变,去繁从简,推陈出新,应时代而小有变化。
一 婚姻嫁娶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新中国建国前,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礼制;建国后逐步形成“男女自愿、婚姻自由”的新婚俗。
(一)定亲
旧时,由男方遣媒到女方提(求)亲,女方应允叫“吐口”。于是,男方请媒人带礼物到女方家,商定议话时间,称为“讨婚”。讨婚前,双方各请阴阳查对方生年八字、属相有无“冲犯”、“克忌”及“大婚不合”等情况,若无,则亲事成。接着就是议话,即商定聘礼、衣物首饰等。随后“换盅”,就是男方到女方家请其邻居亲友喝酒,举行“拔酒瓶”仪式,男方的父亲或族长同媒人到女家正式定亲,女方备宴席招待,男方承担“饭食”,少则两桌,多则4桌,每桌猪肉3斤,蒸馍32个,酒至少两瓶。开宴,儿媳给公爹敬酒叩头,公爹赏给钱物。男方给女方亲邻送礼物称“和庄礼”。男女双方互送礼物谓“订婚信物”。其后,逢年节(如端阳、中秋)男方都给女方送礼,叫“追节”,直至完娶。新时媒人改称“介绍人”,给男女双方介绍对方情况,双方面谈恋爱,废除阴阳算八字推合婚等迷信举动。其它礼仪也有沿袭旧俗的。
(二)嫁娶
旧时,婚事3~5天,男女双方大宴宾客。滩区娶亲用花轿、山区用硬马(儿马、叫驴)。事前请阴阳择定吉日,双方各请老小外家、亲友邻居吉期赴宴。女方过事1~3天,外家及亲邻送礼称“添箱””。上轿(马)宴席后,事即过毕。男方过事2~3天,派遣娶亲人(约客的、娶人的〈女〉、赶嫁妆的、抬轿〈牵马〉的、鼓乐等各负其责),凑成单数,一路鼓乐喧天前往女家,交清议定的衣物首饰、水礼饭食、离娘钱及所欠财礼等,吉时鸣炮奏乐,上轿(马)一路鼓乐娶回。女方送亲者即大客十多人到数十人,应为双数随去男方家吃喜酒,以女外家及娘家长辈为尊。新娘轿内扣竹筛,放置桃弓柳箭,称为“天罗地网、穿云箭”,悬挂铜镜,用红纸写“狮”字,称为“照妖镜”,以此来镇“妖煞”,避“犯忌”。新娘全身穿红,周身不露,意为“避三光”,腰系红绳,意为“月老”牵引永偕百年。轿娶者,用椅子抬新人上轿,乘马者,由胞兄或姐夫抱扶上马,倒出门、哭泣,以谢父母养育之恩,表示难舍难离。上轿(马)后,一路低头,不得仰面。娶到家,阴阳领新郎轿(马)前三揖,称为“谢煞”,鸣鞭炮下轿(马),“拜天地”,“入洞房”。新娘入洞房后,坐在“长明灯”下,称为“坐帐”。娶亲和送亲人(女)进洞房铺床,之前被褥反铺,由铺床人大翻身铺正,称为“翻人身”,床上、被褥四周撒核桃、红枣,口念“双双核桃对对枣,儿子多来女子少”等祝词,愿其“早(枣)生贵子”,由新郎以双脚将核桃、枣儿拨赶着绕新娘一周,称为“煞帐”。还要“开脸”(用线绞拔掉新娘面部汗毛)、“结发”(将新郎新娘头发合梳),再行梳妆打扮新娘子。夜间洞房点“长明灯”(1碗清油1对灯芯,或双蜡烛、双灯。通夜不熄),当晚同辈及爷爷奶奶们闹新房(耍房)。招待众宾客吃过夜宴后就寝。次日晨,新夫妇行“毛女拜祖”礼。早饭后“迎喜帐”(把老小外家及亲友送的帐子抬到外面,由吹鼓手迎接回来,挂在醒目地方,称为“挂花红”,外家的花红还披挂在新郎身上)、“摆陪送”(即将全部妆奁及陪送物品摆出来,吹鼓手吹吹打打转来转去,称为踩陪送)、“认大小”(新婚夫妇给至亲好友及族中长辈行拜礼,受拜者给以赏钱,新娘给长辈及亲友送些小礼品),然后大宴宾客,鼓乐吹奏,“总管”主持,新郎新娘“拜席口”(到席前拜客,敬酒献烟),总管在席前说一些顺口溜、客套话,以助酒兴、酬谢宾客。最后一天早晨全家喝“和气汤”或吃“和气面”,新娘拜“门神”、“灶君”,夫妇入厨房“揭福碗”,而后举办“送路宴席”,喝了送路酒,新夫妇随大客回娘家,称为“回门”。回门到娘家,合族及亲友还要给新郎“串拜礼”摆宴席。婚后,新娘回娘家也有定例,如“对8”、“对9”、“对月”。就是回门回来后,住8天或9天,再回娘家去住8天或9天,说是“8对8,两家发;9对9,两家有”。其后住1个月,再去娘家住1个月,叫“站对月”。
旧社会,富人可以一夫多妻,穷人则有终身打光棍的。婚姻制度全为买卖包办,男尊女卑。还有“指腹为婚”、“童养媳”、“招女婿”、“换头亲”、“站年汉”、“招夫养子”、“嫁汉换媳”、“搭伙计”、“以李代桃”等陋俗。
民国时期,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官绅、富察仍重婚纳妾。虽然提倡自由恋爱,但执行者极少。定边解放后,中共地方党组织和政府力倡婚姻自主,解放妇女,婚事简办,禁重婚纳妾。1945年,二区四乡郭家圪村民郭强、齐芳等3对青年首开定边农民自由恋爱、举行集体婚礼的先例。
堆子梁、白泥井、海子梁一带天主教区群众,结婚去教堂由神甫诵经,举行圣事婚配,由神甫给新婚夫妇“降福”,别无讲究,也没有繁琐礼节。
新中国成立后,新的婚姻制度取代了旧的婚姻制度。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行结婚登记、一夫一妻制,结婚最低年龄为男20岁,女18岁,婚姻自主、反对买卖包办。自由恋爱的婚姻制度逐步形成,男女青年会面谈恋爱,或经人介绍恋爱。订婚前女方到男方家看家道。举办婚事多在春节前后。婚礼删繁就简,城镇和滩区1天,山区2天。“文革”时期,由于贫困及破“四旧”,婚礼更简,举行集体婚礼(多对新婚夫妇及其亲友相聚一起,开一个茶话会,吃吃喜糖,包场电影、唱几首歌等,以示庆贺)。1980年修改《婚姻法》,结婚最低年龄改为男22周岁,女20周岁。
20世纪50年代起,婚前流行女方向男方索要衣服3~5套(二毛氅、风雪大衣、毛料、绸缎、条绒、毛呢料等),家具有“三转一响”(缝纫机、手表、自行车、收音机)、写字台、高低柜、五斗橱、梳妆台、沙发、茶几、双人床、银手镯等。订婚礼饭食为4个“50”,即猪羊肉、大米、白面各50斤,人民币50元,结婚饭食4个“100”,(上述各物分别为100斤、元),全由男方支付女方。订婚时,介绍人、男方及其父(母)或家族长者携烟酒礼物往女家举行订婚仪式,男女互赠衣、物以示婚定。女方向男方父亲敬酒施礼,男方父亲赠人民币20元~100元不等。男方还给女方父母兄嫂弟妹姑舅等近亲赠送衣物。女方即开席招待亲友、邻居。60~70年代,所有水礼饭食及赠品数量降低或免除。80年代以后,女方索要物品上升为“新三转一响”(摩托车、洗衣机、电风扇、音响设备),还有房子和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高档家具,金银首饰等,衣物十几到几十套,农村彩礼多达数千元上万元。订婚及结婚水礼饭食及赠品数量、质量都有增高。女方所陪嫁妆也由原来的木箱、皮箱、收音机等变为收录机、电视机、煤气灶、洗衣机等高档商品。“追节”、“祭祖”、“认大小”、“儿女馍馍”、“衣食碗子”、“吃和气饭”等仍袭旧俗。迎娶多用机动车辆,城市时兴小汽车迎娶,车辆披红挂彩穿街过市。
二 丧葬礼仪
本县以土葬为主,孕妇及产妇月内死亡者个别地方实行火葬,不满12岁夭亡者,抛尸野外,类似天葬。
旧时称缢、溺、坠金、服毒、落井、自刎、跳崖、碰壁、土压、血崩、奸污、雷击等|2种死亡者为“非正亡”,除此为“正亡”。正亡者,须由阴阳主持安厝、入祖坟(小口正亡暂厝,待双亲殁后带入祖坟;非正亡者不论老、小口,均待12年后才许入祖坟,有的地方非正亡者永远不让埋入祖坟)。
(一)临终、亡故
无论老、小口在病危时为其梳理、洗脚、穿终衣以待咽气。气断后先烧“倒头纸”,再给亡者口内塞银钱一枚,称“口含钱”、“叹口银”。拧死1只鸡称“倒头鸡”。老口亡,在正室正中地上铺谷草(1岁1根,称岁数草)停尸在上。也有在室中置木床铺草停尸的。请来阴阳批殃单、压护心砖、放守灵鸡、在大门口挂岁数纸、制“引魂幡”、灵牌、盖纸幔设灵堂、置三献及长明灯、孝男孝女穿孝服守灵。小口亡则停尸于侧室。
(二)掩棺、吊唁
阴阳在棺内置“防邪避妖”镇物,停尸棺内称入殓,用罗盘吊线稳相,孝子用棉花蘸酒为亡者净脸,亲朋瞻容后覆纸幔撒五谷掩棺。富裕者大办道场、做佛事,阴阳、和尚诵经超度,其仪式有:出纸、扬幡、招亡、围城、破狱、升桥、梳洗、朝王、转案、出榜、点朱及游食、放施食等,还有领牲(羊)、上祭等烦琐程序。最后起丧下葬埋土。安葬后设宴席款待亲朋。贫家丧葬极简,旧时有用芦席卷尸埋葬者。富人家以松、柏木做棺,穷人则用杨木。
(三)礼节、服饰
亡者在家停灵柩3~7天,灵堂内摆纸火,有楼阁厅院、金斗银山、金童玉女、鹿鹤车马、幢幡宝盖、牌楼灯照、花束靠山等等。奔丧亲友带祭献灵前点纸,孝女孝媳在灵帏后恸哭声。上三献祭:初献孝子、亚献孝媳、终献孝孙,礼宾喝礼参拜、读祭文。一切礼仪履行完后出殡,鼓乐、纸扎、挽帐依次前行,幼男或幼孙执“引魂幡”前导,孝子孝孙用白布引棺,孝女孝媳恸哭于棺后,送墓地安葬。
旧时孝服有5种:①斩衰,为重孝,服期3年,以粗麻布制,不缝下边。②齐衰,稍重孝,服期1年,稍粗麻布制,缝下边。③大功,中孝,服期半年,粗熟布做。④小功,下中孝,服期百日,稍粗熟布制。⑤缌麻,下孝,服期30天或50天,稍熟布做。服重孝还要腰系麻辫,拉白布(绢)5尺。
县境解放后,孝服渐简,只用粗熟布制孝服(散边),亲朋邻友戴白布孝帽、臂挽黑纱或胸佩白花。
“文化大革命”时期扫除“四旧”,阴阳敛迹,一切旧习俗基本取消,村上死了人,开个追悼会后抬埋坟地,不用阴阳,不做纸火,不念经上祭,不看风水吉日。农村许多地方还把旧坟院开垦种地或修地造田。
20世纪80年代起,旧俗逐渐恢复,阴阳重操旧业,纸火越做越大,连“小汽车”、“大彩电”之类的新品种也在纸火中出现,念经也从1昼夜上升到3~5昼夜。在新亡、搬坟、续《家谱》、追远纪念等活动中,还有动用“朱冠老爷”穿神点主、“礼宾先生”行(祭)文喝礼的。旧时的花样几乎全部恢复。城乡时兴游街送葬:前面摩托车队开道,摄相机沿街录相,乐队、鼓乐吹打,阴阳打念,挽帐、纸火花圈一长串,孝男孝女伴灵车哭送,孝服孝衫雪白一片,买路纸钱满街满路漫撒,前饰大白花送葬的大小车辆数十辆依次缓缓行进,鞭炮从家中一直鸣放至坟地,气派非常。
天主教区教民丧葬讲究不大,只请神甫做弥撒念经即了,别无禁忌。孝男孝女穿孝服哭送灵柩。过去埋葬不许自由选择坟地,必须埋入教堂统一划定的公墓区,墓上立十字架,书写死者姓名、享年即可。
三 节日喜庆
定边人尚礼好客,节日喜庆颇多,几乎月月有节,年年有庆。
(一)节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日,也称“过年”。旧时,五更前起床鸣放鞭炮迎“喜神”,天明各庙宇及家堂焚香参拜神像、祖先,后聚族长家中拜年,按辈份依次叩拜,作揖磕头。早饭吃饺子。饭后赶着马、牛、羊六畜(头挽彩布、毛染彩色)前往喜神方位选定的地点,焚香烧表,叩天拜地,叫“出行大吉”。其后小辈们分赴各家户给不能参加集体拜年的老人、内眷拜年,再后就是挨家逐户请吃年饭、喝酒庆贺。初二,老者守家,其余分赴亲邻家拜年、吃年饭。
五穷日:正月初五,也叫破五。五更即起,清除垃圾、打扫卫生,将脏土垃圾倒在十字路口,压黄表,奠酒,意为倒掉穷土、填满穷坑、赶走穷困。中午吃饺子,也叫“填穷坑。”
人齐日:正月初七,也叫“人七”、“小年”。不拜客、不放炮,传说这天人的灵魂在外面游荡,晚上吃“拉魂面”拉魂上身,还在灶神前点与家中人数相等的“人魂香”,依次叫魂,意念着香燃尽人魂即回。
顺心节:正月初八。当晚,家家户主拿与岁数相等的香、表在庙堂或院中焚烧,祷求万事如意。
杨公忌日:正月十三。农家忌远行及动土。
元宵节:正月十五。家家挂花灯、放鞭炮焰火。此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节日前后城乡大闹社火。传统的秧歌有:舞狮子、耍龙灯、旱船、高跷、低跷、竹马、东洋车、二鬼拌跤、大头和尚戏柳翠,张公背张婆、跑场子、歌舞剧、武术杂耍等等。还有游九曲、放礼花、演节目等活动。男女老幼穿新衣,成群结队观灯赏景看红火,热闹非常。
燎干节:正月二十二“接干”。晚上户户门前燃一把火。二十三“正干”,晚上户户在门前宽敞地方放大火,火中撒盐及抹布,人们跳越火堆意为烧燎干净除病驱邪。二十四日“送干”,晚上同样放火,人们跳越火堆,火熄之后,用铣扬起余烬,念农作物名称看火花形色来预兆当年何种作物丰收,火星落地,众人踩踏意在消灭老鼠。
龙抬头节:二月初二。男子剃(龙)头,表示龙头已抬,要下地生产了。有“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五谷丰登太平秋”的说法。民间吃搅团,意为缠龙头。
清明节:二三月间。人们上坟祭祖,给坟填土,给烈士扫墓献花圈以示缅怀。
娘娘庙会日:四月初八,也叫佛诞节。是日各处举办娘娘庙会,男妇穿戴整齐前往娘娘庙烧香礼拜。
端阳节:五月初五,也叫端午节。早晨,家家户户采回柳梢、艾叶、沙柳花等插在门窗之上或摆放屋内,家中香味飘逸。给小孩戴上香荷包、手腕脚腕脖项系上五彩线绳,传说可以避免毒虫咬伤,遇雷雨天全部扯断扔向雷雨中表示害虫被雷击死。此日也是屈原殉难纪念日,人们吃粽子、粳糕,饮雄黄酒。
晒衣日:六月初六,也叫天祝节。人们把皮毛贵重衣物搬在烈日下暴晒可防止虫咬霉坏。是日还兴炮制香料,如香豆草、茴香等。
七巧节:七月初七,也叫七夕、乞巧节。相传是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民间姑娘们比赛绣花、剪纸、做针线等巧活,祈求灵巧。
鬼节:七月十五。家家备办香纸祭品上坟祭祖。
中秋节:八月十五。旧时,农家用西瓜、月饼、果品等摆放院中献月,“文革”以后已无此习。相传当晚月出迟则来年丰,月出早则来年歉。中秋节前家家做月饼、备西瓜、炉馍馍、办酒菜。晚上饮酒赏月。
重阳节:九月初九。农家吃新软米油炸糕。“过罢重阳,乱放牛羊”,此节标志农家作物全部收获,田间已空,牛羊可以乱放进田里去。
寒衣节:十月初一,也称鬼节。人们用纸制成衣物到坟上烧化,表示给亡故的人“送寒衣”。
冬至节:十一月间。上坟祭祖,晚上吃羊头肉,彻夜饮酒长谈,称为5熬冬”。
腊八节:腊月初八。初七夜间开始做腊八粥,用米、杂豆、枣、豆腐、糖熬制甜粥,或用米、杂豆、肉、豆腐、荞面煮成咸粥。荞面制小丸叫“雀儿头”、制小棒叫“麦穗子”,祈望来年麻雀不作害庄稼、小麦丰收。天亮前就吃饭,意思是不要惊动放跑了麻雀。用荞面团包一枚铜钱煮在饭中,谁吃到就预示谁来年兴运。当夜盛一碗粥放在外面,结冰后看哪边突起就预示来年哪方丰收。旧时还有腊八粥一次做特别多,顿顿热着吃,一直吃到月底的习俗。办年茶饭也从此日开始了。
灶神归天日:腊月二十三,也叫祭灶神节、送灶神节。相传是日灶神爷都要回天宫向玉帝汇报人间善恶。人们用搅团或胶糖糊住灶神画像的嘴巴,拿到较高的干净地方烧掉,还祷告:“上天言好事,回家降吉祥”等语。“腊月二十三,灶妈爷爷上了天”,送走灶神后,人们开始大搞环境卫生,准备过年了。
除夕:腊月最后一天,俗称大年三十。此日,家家户户已打扫得干干净净。“有钱没钱,劁个光头过年”,人人理(剪)了发,准备了新衣服,拆洗了被褥。一切年茶年饭均已准备齐全。下午,贴门神、灶神、财神,贴对联、窗花、年画,放鞭炮迎神,焚香表敬神。吃长面“拉人魂”。晚上在庙宇、家堂敬神敬祖后,饮酒长谈,称“熬年”、“守岁”。宗族男性长幼欢聚一堂,按辈分排列,依次参拜,称“辞年”。女性在家包饺子,准备第二天(年)早晨的饭菜。
定边解放后,传统节日虽然保留,但带有迷信色彩及旧的礼教形式的习俗逐渐消蚀,还增加了许多新的节日,主要有元旦(新年、阳历年)、“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还有植树节、环境日、保护消费者权益日、无烟日、教师节、助残日等等。新节日一般都举行集会庆贺,搞文艺演出、宣传慰问、文体竞赛及植树造林、帮助残疾人、打击和销毁假冒伪劣商品等有益活动。
北滩、东滩天主教区教民只过春节、小年、元宵、清明、端阳、中秋、重阳等节,凡涉神鬼等节一概不过,所过的节日也不搞敬神敬鬼活动。另外,他们过圣诞节、耶稣复活节、圣灵降临节、圣母升天节等四大瞻礼节,念经、望弥撒,美餐祝节,别无讲究。
(二)喜庆
定边汉民除了婚嫁丧葬大操大办过事庆贺外,另有许多值得一庆的事,仍约集亲朋好友及门邻来家相聚,摆酒庆贺。诸如小儿满月(一般是头胎)、百岁(百日)、周岁、保锁(给小儿请3姓、5姓、7姓、8姓干爸保锁到12周岁)、升学(旧时中榜、中举)、就业、任职、提干(升迁)、提薪(加爵进禄)、调动、贺寿(为老年人、长辈过生日,一般于60、70、80、90岁生日举行,分别称60、70、80、90大寿,也有庆50大寿的)、贺材(为老年人做棺材成就时庆贺)、立柱上梁、暖灶(新盘锅灶吃第一顿饭庆贺)、暖房(新房盖成第一次住进去时庆贺)、乔迁新居、字号开业、生意盈利、拈香结拜、诉讼获胜、比赛夺魁、农林牧副各业丰产等等。每逢喜庆,相聚数人、数十人、数百人喝酒吃肉、互赠礼物,共同庆幸。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详情参阅本站的“免责声明”栏目。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 每年12月4日是什么日子(这些“宪法日”小常识)

    “宪法日”小常识问答宪法日是哪一天?我国的“宪法日”是每年的12月4日。宪法日是怎么产生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

    择吉日 2022-11-21 9

  • 6月22号是什么日子(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了,最先开打的,就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这两个国家根本就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就好比是鲁智深打武大郎,只要武松不上手,花和尚分分钟可以把武大郎...

    择吉日 2022-11-21 5

  • 腊月初四生的女宝宝好不好(正月初四习俗忌讳多)

    正月初四,又被称为“羊日”、“灶神日”等,根据区域不同,民间所流传的习俗也有区别。除了习俗外,正月初四还有一些禁忌,虽然部分习俗和禁忌,在现在的社会看来,并没有...

    择吉日 2022-11-21 5

  • 算日子结婚是怎么算(20220222)

    数字2谐音“爱”,有着成双成对的美好寓意。今天是2022年2月22日,星期二,恰逢农历正月二十二,多个2相逢,网友称为“最有爱的日子”,今天崇明百余对新人来到婚...

    择吉日 2022-11-21 11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详情参阅本站“版权声明”及“举报投诉”栏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