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和辰时婚姻怎么样(正月初一大拜年)_重复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叫春节。正月就是一月,至所以把一月称为“正月”是因为在我国古代,每年以哪个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在汉朝以前,每换一个朝代,就往往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改。据说商朝把夏朝规定的十二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而周朝又把十一月算作每年的第

午时和辰时婚姻怎么样(正月初一大拜年)_重复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叫春节。正月就是一月,至所以把一月称为“正月”是因为在我国古代,每年以哪个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在汉朝以前,每换一个朝代,就往往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改。据说商朝把夏朝规定的十二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而周朝又把十一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叫“正月”。“正”就是改正的意思,在他们看来,皇帝居正位,十二个月的次序也得跟着他们更改。直到汉朝才恢复了夏朝的月份排法,一直沿用到现在。庆贺新年就是辞旧迎新,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的更好,为自己带来好运。于是人们便互道祝福和吉祥的语言,这也是大拜年的开始。后来随着古代“席地而坐”的致谢方式,大拜年成了小辈为长辈的磕头礼节。在发展中的今天,大拜年就是互道祝福和握手的礼节。这说明时代在进步,一些陈旧的礼俗已跟不上时代,但老传统也不可全盘否定,一些该传承的还要传承,“取其精华,除去糟粕”民俗文化才能够更健康的发展下去。俗话说“早起不过辰时,拜年不过午时”,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新年拜年是传统习俗,记得小编小时候,正月初一这天,天不亮就起床,为的是给全村的长辈拜年,当时的拜年就是磕头。见了长辈问声长辈好,然后双腿跪下磕个头,顺便自己也讨个核桃,糖果之类的东西吃。一些年青人可能不知道,处于六、七十年代的确多数地方都是这样。像小编的村子,也就七、八十户人家,路遍所有长辈的人家,大概需要一、二个小时,当然挣的东西也多。跑遍所有长辈的家里,那可真叫腿痛,我知道这是跪下磕头的原因所致。这句俗语可能就是当时这个年代所产生的,也许来源更早。“早起不过辰时,拜年不过午时”的意思,就是说早上起来不能超过辰时,拜年的时间不能超过午时。辰时就是7至9点,午时就是11到1点。辰时、午时这是古人的一种记时方法,古代没有钟表,都是按时辰计算,对应现在的时间就是:子时(23:00-01:00)、丑时(01:00-03:00)、寅时(03:00-05:00)、卯时(05:00-07:00)、辰时(07:00-09:00)、巳时(09:00-11:00)、午时(11:00-13:00)、未时(13:00-15:00)、申时(15:00-17:00)、酉时(17:00-19:00)、戌时(19:00-21:00)、亥时(21:00-23:00)。人们都认为,“一年之时在于晨”,早晨是吉时。其实,是人们把“晨”和“辰”混淆在了一起,晨非辰。不过按春节来说晨与辰时间对应上还差不多,如果是立夏之时,晨就是农村吃早饭的时间了,日已上栏竿。正月初一,早起不过晨时,就是说拜年宜早不宜晚,太阳老高了,再去磕头拜年很不像回事,街坊邻居也会笑话,会说自己贪懒。如果过了午时再去拜年,街坊邻居就不仅仅说自己贪懒,也表示对人的不尊重。因此也就有了“早起不过晨时,拜年不过未时的说法。我国是个孝道为先的多民族国家,以孝为本,新年为长辈拜年也是一种孝道的展现。掌握适当的时间也是应该的,毕竟地方所有的人们都有这习俗。现在也没了磕头拜年的礼俗,但人们依然会在新年之际向长辈问好,在时辰上也就没有了太多的讲究,早晚都可以去拜年的。但“拜年不过午时”也给了我们一种启示,如果主人家正赶上吃午饭,你去拜年,你是停留好还是不停留好呢?对于“早起不过辰时,拜年不过午时”这句话,不知大家是怎样看的?欢迎留言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详情参阅本站的“免责声明”栏目。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详情参阅本站“版权声明”及“举报投诉”栏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