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知天命之年是什么意思(五十岁算老人吗)_重复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50岁已年过半百,应是知天命之年。不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平均寿命比起以往来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的法定退休年龄

50岁知天命之年是什么意思(五十岁算老人吗)_重复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50岁已年过半百,应是知天命之年。不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平均寿命比起以往来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的法定退休年龄也往后延至50岁或55岁。大多数人更愿意将50岁看作是中年晚期。但就个体而言,因为每个人生活的方式不同,子代遗传基因不同,后期个人生活态度不同,个体间衰老的速度也会不一样。同样是50岁,有些人可能看起来精神焕发,身强体健,还在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追逐自己的梦想。而有的人可能行动缓慢,身虚体弱,开始步入老年生活。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50岁到底算不算是老年人呢?获得“完善感”——老年期主要任务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Ericsson)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心理发展观中指出:“老年期”年龄阶段是50岁以后直到死亡的这个时期,这段时期也可以叫做成年晚期。这个年龄段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感”的获得。在这个阶段需要有厌倦感和绝望感,在体验个人智慧和人生价值实现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人生哲学。Ericsson认为,个体的发展过程是环境和自我相互作用并且不断整合的过程。知命之年后,我们更关注自身内在情况,去浮躁更加沉稳,会去体会人生的本质价值。要是没有“完善感”,那当我们在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大半生时,会感到失败,充满遗憾,甚至会感到厌倦和失望,这使得我们更容易害怕死亡。“毕生发展观”与“老年丧失观”人类是从哪个年龄段开始衰老的,这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一直存在争议。在这之中有两种观点:“毕生发展观”与“老年丧失观”。持毕生发展观的学者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贯穿一生的,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停止,所以即便是老年,人的心理也会受自身经历、历史事件、社会文化等的影响不而发展。因此,在他们看来50岁并不代表着止步不前,而是还有并且一直有发展空间。他们也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追求热爱的生活,而不是看着时间的流逝,等待最终命运的审判。相比而言,持老年丧失观的学者则与其相反。他们认为心理的发展是不可逆的是单向前进的。50岁之后属于中老年时期,由于年龄的增长,人的心理状态也会随之不断衰退和老化。老年心理学(GeriatricPsychology)老年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上的分支,主要研究的是老年人心理的变化规律,又被称老化心理学。老化是人类的一种返归——这是霍尔在《衰老》一书中经典论述。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学者们开始关注老年人心理状况,大量的新观点新研究被提出,老年人的心理研究进入了井喷式阶段,在此基础上老年心理学体系构建起来了。如今看来,学者们对于老年的定义还是不够清晰偏模糊的。50岁的人是否是老人,也要因人而异。经常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拥有稳定的社交关系就能有效的延缓衰老,甚至可以降低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想想这样的人即便到了50岁,依旧活力满满,乐于接受新事物,在我们看来也算不上老年人。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那就是心态。许多人年过半百后,会总觉得没有价值,自己无用,担心未来,整日愁眉苦脸,觉得不再年轻。这样的心态会使人不安,甚至焦虑抑郁,加速衰老的进程。怎样延缓衰老?就像“安慰剂”效应对人的作用一样,毫无根据的担忧,负性思维会深深地影响我们的心理,我们会更加切实的感觉自己年老体衰,平日生活行动上也会逐渐体现出来。用消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生活也会以消极的姿态呈现出来。此外,我们会一直强调压力过大对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很多人会觉得生活压力大是导致衰老的根本原因之一。其实并非如此。看看日本我们就知道,日本人是人均寿命达到81岁,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稳居第一。同时日本也是加班最疯狂,生活压力很大的国家。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呢?日本人对此的解释是——Ikigai。Ikigai——就是从事你擅长的事,做你热爱的事,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长寿的秘诀不是逃避压力而是接纳压力,给压力以积极的意义,压力也可以成为动力之一。《如何延缓衰老》是BBC的纪录片,其中身为外科医生的主人公,认为延缓衰老的关键在于:注意抗糖化的摄入,也就是减少淀粉摄入,戒糖。同时多吃颜色鲜艳的食物,带有苦味的食物和富含脂肪的鱼类。物理上注意防晒。综上所述,延缓衰老的关键在于调整自我状态,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保持社交,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不是用毫无根据的担忧和焦虑填满生活。不要因为自己50岁了就觉得自己老态龙钟了,毕竟生活状态是由环境、心理和生理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的。切记不要出现“人未老、心已老”的状态。-TheEnd-作者|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笔团|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Senile》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详情参阅本站的“免责声明”栏目。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详情参阅本站“版权声明”及“举报投诉”栏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