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头上两个鼓包面相(破迷开悟侃烦恼)

智斗小人各有招——软硬不吃奈我何这是一个被历史尘封的名字,现世很少人知道他的事迹。然而,他是顺治帝最钦佩的明代大臣,在与小人的抗争中软硬不吃,官阶一年连升四级不领情,照样“死劾”奸佞之臣;屡遭诬陷而饱经牢狱之灾,杖刑的伤口发炎腐烂,独自忍痛以碗片刮肉断筋

额头上两个鼓包面相(破迷开悟侃烦恼)

智斗小人各有招

——软硬不吃奈我何

这是一个被历史尘封的名字,现世很少人知道他的事迹。然而,他是顺治帝最钦佩的明代大臣,在与小人的抗争中软硬不吃,官阶一年连升四级不领情,照样“死劾”奸佞之臣;屡遭诬陷而饱经牢狱之灾,杖刑的伤口发炎腐烂,独自忍痛以碗片刮肉断筋,决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就这样,他活成了小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明朝那些事儿》这样预言:“即使再过五百年,这个名字仍将光耀历史。”

这个人的名字叫杨继盛。

福相薄命儿

杨继盛在自述中说道,降生时相貌奇特,脑袋两侧稍扁,额头凸起,头形酷似民间传说中的寿星佬,邻居开玩笑说他长的是“寿星头”。老人说,吉人自有天相,这孩子长大后一定福寿延年。

然而,这种吉言在杨继盛身上并不验灵,或者说,奇迹从未出现过。倒是相反,一生磨难重重,厄运连连,仅活了四十个寒暑便呜呼哀哉,时人无不扼腕叹息。

杨继盛出生于河北容城一个世代耕读之家。七岁时,其母曹氏早逝,其父杨富另娶。继母陈氏从小就虐待他,让他放牛。

小继盛每次赶着牛儿路过私塾,听到学堂朗朗的读书声很是羡慕。有一天,他对后娘生的哥哥继昌说:“我也要读书。”哥哥道他:“你还小,学什么!”小继盛嘴不饶人:“年纪小能放牛,就不能学习?”

幼年家贫,小继盛就仿效唐人李密,来个“牛角挂书”苦读。他天资聪颖,十岁时,父亲因无酒待客自嘲道:“无酒是穷主”,小继盛随口而出:“有儿为名臣”。客人甚为惊讶。

力劾卖国将领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三十五岁的杨继盛调升京师任兵部待郎。当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时常率军侵扰明朝北部边境。边境守将仇鸾不敢交战,反而暗里与俺答勾搭,欲以开放边境马市为名,与鞑靼媾和。

杨继盛上书《请罢马市疏》,揭露仇鸾之举有“十不五谬”,痛斥其妥协辱国行径。仇鸾攘臂瞋目责斥道:“这小子没有看到敌寇的厉害,应当将他撒职。”仇鸾进宫密疏,诬告杨继盛图谋不轨,横加罪名严刑拷打,杨氏被敲断小腿胫骨,夹断手指,又贬为狄道典史。

丢官不失志

狄道就是现在甘肃临洮,地处僻远,十分荒凉,是汉、藏、回多民族杂居之地,民风彪悍。杨继盛贬于此地,无异于发配流放。

杨继盛原是京城高官,而眼下任的典史,则是不入流的九品官职,即是说,比七品芝麻官还低两个档次。前后官阶落差之大常人难以接受。杨继盛没有自暴自弃,认为官无大小,为民造福就好。

打开教育开化之门,比改善闭塞环境更为重要。杨继盛拿出自己的俸禄和积蓄,兴办了东山书院,让穷人的孩子上得起学。接着又卖掉坐骑和妻子的首饰,购置学田二千余亩。

杨继盛又致力解决民生问题,组织民众疏通河道,开采煤矿,增加收入。妻子也没闲着,向当地各族妇女传授纺织手艺。

千百年来,织褐(手工大粗布)是狄道一大产业,地方官吏不但不扶持,还常年差人强买,近乎劫夺。杨继盛不畏强暴,拘其差人,从此“百姓所得之利,视昔年加倍”。杨继盛身处逆境,一心为苍生,狄道百姓敬称他为“杨父”。

再说,明世宗开放马市,俺答依然扰边,马市被毁。这时皇上才认识到杨继盛当年诤谏有先见之明。于是,一年之后,传诣将杨继盛调回京都,再度起用。杨继盛辞行那天,狄道百姓“送百里者达千人”。

死犹未肯输心去

那是个黑暗的时代、荒唐的朝廷。明世宗迷信方士,一心修玄,不问朝政,让奸相严嵩专权二十年。期间败坏朝纲,迫害忠良,铲除异己,祸国殃民,简直罄竹难书。因畏惧严党势大,国人敢怒不敢言。

严嵩善玩权术,他与仇鸾虽为同党,后因利益冲突发生狗咬狗争斗。严氏深知杨继盛与仇鸾素有宿怨,便想拉拢杨氏对付仇氏。严嵩大施恩惠,一年之内杨继盛四次升迁,由九品小吏升为位高权重的刑部高官。

出手严嵩的意料,杨继盛对他的提拔重用之恩毫不领情,在他心中唯有道义,没有私情。于公元1553年正月,就是杨氏出山一个月后,斋戒沐浴三日,写下《请诛贼臣疏》,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他以拯社稷、护民生为己任,抱定舍身许囯的信念,决心与严党一拼高下。

杨继盛奏疏呈上后,严嵩立刻指使裕王、景王反诬以“诈称亲王旨令”陷害杨氏。世宗帝不分青红皂白,下令将杨继盛打入诏狱。

诏狱,是经皇帝御批才能进入的监狱,是关押朝廷高官重臣的场所。

一腔孤勇自疗伤

按照诏狱规定,杨继盛先要遭一百廷杖“杀威”。见怪不怪的是,凡是入狱之人若不舍钱财贿赂行刑的锦衣卫士,一百杖下来,少不了打得骨断筋折,肉血横飞,腿上的肉都打没了。

廷杖前,友人王西石托人送给杨继盛一副蚺蛇胆,用以止痛。杨继盛将它收入袖中。一位苗姓校尉偷偷送来一壶好酒,交待道:“可以以此吞蚺蛇胆。”杨继盛谢绝说:“椒山(杨继盛号)自有胆,何必蚺蛇哉!”苗校尉安慰道:“不要怕。”杨氏回答:“岂有怕打杨椒山者!”于是谈笑赴堂受刑。

杖刑完毕,杨继盛“两腿胖粗,相摩若一,不能前后;肿硬若本,不能屈伸,止手扶两人,用力努挣,足不覆地而行入狱。”在这种重伤情况下,杨又被转入条件较差的刑部监狱。家人送的药物皆被巡风官李天荣截下。

牢狱本是鬼魂出没之地。提牢官刘贾因为没有从杨家捞到油水,又将杨继盛转入条件更差的民监。这里蚊虫肆虐,鼠蚁横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在狱中,杨继盛伤处发炎溃烂,痛彻心肺。那天于半夜醒来,杨继盛摔碎瓷碗,手拿碎片刮割腐肉。肉被割尽,筋挂膜上,又用手截去。为他掌灯的狱卒,两手颤抖,灯盏差点摔了,杨继盛却“意气自如”。

须知道,关羽刮骨疗毒,泰然自岩,是因为有当代名医华佗为之施行手术,还有侍从陪着下棋饮酒。但是,杨继盛刮肉挑筋却全凭独自操作,既无医疗器械,又无药物麻醉,莫怪后人赞佩为“明朝第一硬汉”。

得道多助护贤臣

杨继盛身陷囹圄,狱外牢内君子与小人、正义与邪恶的激烈较量一刻未曾停息过。

明世宗让刑部对杨继盛定罪,刑部侍郎王学益为严嵩的党羽,受其主子嘱咐,欲将杨继盛绞死。郎中史朝宾严词拒绝执行,严嵩大怒,将他贬出朝廷。刑部尚书何鳌最终妥协,按照严嵩指使那样给杨继盛定案。但是,世宗帝暂不想处死杨。

杨继盛的好友、文坛领袖王世贞为他四处奔走营救。严嵩恶行引发民怨沸腾,一批又一批人到朝廷请愿,要求释放杨继盛。严氏党羽鄢懋卿及其子严世蕃对杨继盛落井下石时,国子司王材怒责道:“继盛之死不足惜也,然关系社稷甚大,老先生还当为天下后世虑。”

杨继盛身在狱中,依然心忧天下。听说朝廷为了阻止俺答入侵,在京城外修筑了长城,深为边民的命运担忧,写诗抒怀:“万里河山俱帝业,如何谋计只神京。备边自是千年计,塞外谁人筑五城?”其意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若只顾保卫京城,谁来过问边境百姓的死活呢?

杨继盛在贤臣陆炳等人的护佑下,在监狱中存活三年之久,忍着伤痛撰写《杨继盛自书年谱》,并多有诗作问世。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杨继盛每存活一天,意味着对严嵩多一份威胁。严嵩惶惶不可终日,欲除杨氏而后快。后来,严氏铤而走险,在一份外地的死刑奏疏后面附上杨继盛的名字,明世宗阅奏时并未细看,便草草同意处刑。

杨妻张贞闻悉,上书皇上,大义凛然申明:“倘因重罪,不可赦免,愿即斩臣妾首,以代夫诛。”这份惊天地泣鬼神的奏疏,却被严嵩扣留下了。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一个阴风怒号的日子,杨继盛被绑赴刑场。听说处斩杨继盛,四城百姓蜂拥赶到西市,为心中敬仰的清官送行。沿街人山人海,哭声震天。说亦怪,晴朗的天空突然天昏地暗。

临刑前,杨继盛将自书年谱交于儿子应尾、应箕,然后昂首挺胸放声吟诵绝命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天王自圣明,制作高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史书载,“天下相互涕泣,传颂此诗。”不久,张贞便自缢殉夫。

方志又载:“燕京士民敬而悯之,以杨之故宅改为庙以奉祀,尊为城隍,并以其妻配祀。”

丹心照千古

多行不义必自毙。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即杨继盛去世七年,严嵩失势,其子严世蕃因罪判刑斩首。严嵩被没收家产,削官还乡,露宿街头,寄食于墓舍,二年后在贫病中凄惨死去。死时既无棺材安葬,更无一人前往吊丧。

杨继盛逝后十二年,明穆宗即位后,列杨继盛为直谏诸臣之首,追赠谥号为“忠愍”,世称“杨忠愍”。经穆宗御批,杨宅定名为“旌忠祠”。

清代顺治帝对刚正不阿斗小人,忠肝义胆护社稷的杨继盛钦佩至极,评价道:“朕观明有二百七十年,忠谏之臣往往而有,至于不为强御,披膈犯颜,则无如杨继盛。而被祸惨烈,杀身成仁者,亦无如杨继盛。”

故事在继续。顺治帝令中书舍人吴绮,以杨继盛参奏严嵩为内容,编创昆曲《鸣凤记》剧本。顺治审阅剧本一时激动,提拔吴绮担任杨继盛曾做过的兵部待郎官职,当朝官员戏谑吴绮是“奇荣雅遇”。

《鸣凤记》常演不衰,乾隆年间,孝圣皇后看后很受感动,问乾隆帝:“现在朝中有没有像杨继这样的谏官?”乾隆帝回答:“有个叫吴炜的谏官,生性耿直,敢于谏言,和杨继盛有点相似。”吴炜做梦也没想到沾了前贤杨继盛的光,官运亨通。

真个奇荣雅遇

杨继盛,不为小人名利所诱惑,不为奸佞冤狱所降伏,活得宛如元代大剧作家关汉卿笔下的铜豌豆:“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颗铜豌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腐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来自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啦!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杨继盛家训是留给后世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他临终前给两个儿子的书信中,再三叮嘱孩子,须立志做正直忠厚的君子,不要做违心害理的小人。谆谆教诲道:“心里若是存天理,存公道……便是君子这边的人。心里若存的是人欲,是私意……便为天下之小人,众人皆贱恶你。你发愤立志要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人都敬重你。”

杨继盛纯粹一心,坚守道义,正气凛然,虽死不惧,彰显了我大中华的民族性格、民族气概,值得后世崇敬和传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详情参阅本站的“免责声明”栏目。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详情参阅本站“版权声明”及“举报投诉”栏目。

猜你喜欢